在砂石厂中,脱水筛主要用于物料的脱水和脱泥(脱介),其核心目标是去除多余的水分和细泥/细粉,而不是像分级筛那样进行精确的粒度分级。因此,脱水筛的筛分目数(或孔径)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则:
目标产品要求:
机制砂: 这是脱水筛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。目的是脱去洗砂过程中带入的大量水分和部分小于0.075mm的石粉/泥。常用的筛网孔径范围是 0.25mm - 0.5mm (约60目 - 28目)。具体选择取决于:
成品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要求: 要求石粉含量高,可选稍大孔径(如0.4-0.5mm/40目左右);要求石粉含量低,可选稍小孔径(如0.3mm/50目左右)。
原料特性: 原料本身含粉量高低。
常用范围: 0.3mm - 0.4mm (约50目 - 40目) 是非常常见的选择。
天然砂: 原理类似,目数选择也通常在 0.25mm - 0.5mm (60目 - 28目) 之间,常用 0.3mm - 0.4mm (50目 - 40目)。
碎石/砾石清洗: 主要用于脱去清洗后的表面水和夹带的细泥。此时的筛网孔径通常比砂用的大得多,主要目的是快速排水,同时防止合格粒度的石子漏下去。孔径选择范围较宽,可能在 1mm - 5mm (约18目 - 4目) 甚至更大,具体取决于石子的大小规格。例如,清洗12-25mm的石子,可能会选用孔径略小于12mm(如10mm或8mm)的筛网,既能有效脱水,又不会让合格石子漏失。
脱水效率与处理量:
筛孔越小,脱水效果理论上越好(因为细粉被脱除更彻底,砂更“干净”),但透水阻力增大,处理量会下降,且筛网易堵塞。
筛孔越大,排水更通畅,处理量大,不易堵,但脱水效果会变差(尤其是细粉脱除率低),产品含水量可能稍高,且可能有过多的细颗粒混入成品。
需要在脱水效果、产品含水率、处理量和防堵性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物料特性:
物料粒度分布: 物料中细颗粒(特别是接近筛孔尺寸的颗粒)含量高时,小孔径筛网更容易堵塞。
物料粘度/含泥量: 含泥量高、粘性大的物料极易堵塞小孔径筛网。
物料比重: 比重大的物料需要更强的激振力来克服水的表面张力。
总结与常用范围:
核心目的: 脱水筛的首要任务是脱水和脱细泥/粉,不是精细分级。
砂用脱水筛(最常见):
最常用孔径: 0.3mm - 0.4mm (约50目 - 40目)
常用范围: 0.25mm - 0.5mm (约60目 - 28目)
选择依据: 满足成品砂含粉量要求的前提下,优先保证处理量和防堵性。0.3mm (50目) 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点,被广泛采用。
碎石/砾石清洗脱水筛:
常用孔径: 1mm - 5mm (约18目 - 4目) 或更大(根据石子尺寸定)
选择依据: 确保合格石子不大量漏失,保证排水通畅和足够处理量。孔径通常略小于石子最小规格。
筛网材质: 砂石厂脱水筛工作条件恶劣(磨损、腐蚀),聚氨酯筛网因其耐磨、耐腐蚀、防堵(孔型设计)、寿命长、噪音低等优点,已成为绝对主流。不锈钢筛网虽然强度高,但耐磨性不如聚氨酯,且噪音大,在砂石脱水筛上应用较少。
重要提示:
目数与孔径对应关系是近似值,不同标准(如国标、美标、泰勒标准)略有差异。实际选择时,以毫米(mm)表示的孔径更为准确和常用。
最佳筛网孔径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要求(产品标准)、物料特性(粒度、含泥量、比重)和设备参数(筛面尺寸、倾角、激振力)进行试验或经验确定。
除了筛网孔径,筛面倾角、振动强度(振幅、频率)、喷水装置(如果需要辅助脱泥) 等参数也极大地影响脱水效果。
对于砂石厂最常见的机制砂或天然砂脱水场景,0.3mm (50目) 到 0.4mm (40目) 的聚氨酯筛网是脱水筛最常用、最主流的选择。碎石清洗脱水筛的孔径则根据石子规格确定,通常在几毫米范围。最终选择应结合具体物料情况和生产要求综合考量。
上一篇: 方形摇摆筛筛分目数范围
下一篇:没有了